
10月1日,游客在贵州省遵义市乌江寨景区观看“红旗礼献”表演(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袁福洪 摄)
□殷建光
旅游是经济的“晴雨表”,更是民生幸福的“试金石”。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居民出游人次达49.98亿,较上年同期增加7.61亿,同比增长18.0%。这组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流动的人群、活跃的市场,更是中国经济韧性强劲的生动注脚。
数字里的均衡韧性,增长与普惠并存。49.98亿人次的出游规模,内部结构藏着发展的密码。从消费能力看,“双位数增长”的出游花费,直接反映居民钱包更鼓,“说走就走的旅行”从向往变为日常;从人群分布看,农村居民出游12.09亿人次、同比增长25.0%,花费0.80万亿元、同比增长24.0%。这组数据背后显现出两大信号,一是农村居民收入提升,让文旅消费从“城市专属”走向“城乡共享”;二是城乡发展差距持续缩小,当农村居民也能规律规划假期、享受旅途,中国经济的韧性便有了最广泛的民生支撑。
文旅市场的持续升温,离不开文旅供给的持续升级。当前,不再依赖传统热门景区“单点支撑”,而是构建“多元场景+特色体验”的新生态,让“诗和远方”触手可及。一方面,经典景区提质增效,故宫、西湖等通过服务升级保持吸引力;另一方面,小众目的地加速出圈,县城老街、古镇遗址凭借在地文化特色成为网红打卡地,不少县域地区的老街集市、湖泊遗址迎来客流高峰。以青岛为例,海军公园串联起红色文旅记忆,五四广场灯光秀展现城市活力,广阔沙滩提供休闲体验,多样化产品满足不同人群需求。这种“全域文旅”既丰富了消费选择,更将文旅资源转化为经济增长动能,构成经济活力的“可视化”图景。
旅游市场的红火,归根结底是经济基本面提供坚实后盾。前三季度,我国GDP达1015036亿元,同比增长5.2%;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更关键的是,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2%。收入稳增、就业稳定,才能让人们“敢消费、愿消费”。正是经济大盘的稳中有进,为文旅产业提供了蓬勃生长的沃土,让“出游热”不是短期脉冲,而是长期趋势。
49.98亿人次的流动,是腰包鼓、幸福感足、对未来有信心的民生缩影。中国经济的韧性,既体现在GDP增速的稳健,更藏在每段旅程的惬意、每个人的笑脸里。随着文旅融合深化与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这份由消费激活、靠民生托举的活力,将持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责编:王莉君
来源:红网
-
!/ignore-error/1&pid=53537145 )
赵新文主持召开沈晓明书记暗访经开区交办问题整改工作调度会
-
!/ignore-error/1&pid=53398700 )
赵新文走访结对帮扶对象并督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
-
!/ignore-error/1&pid=53398560 )
【改革创新年 全力拼经济】赵新文会见湖南新华水利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军然一行
-
!/ignore-error/1 )
第二十六个中国记者节 赵新文与一线新闻工作者座谈交流
-
!/ignore-error/1&pid=53579675 )
湘乡市召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专题会议暨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推进会
-
!/ignore-error/1 )
“福泽潇湘·福彩文化进社区”宣传活动走进湘乡
-
!/ignore-error/1&pid=53514945 )
正是橙黄橘绿时!鹅婆山橘子丰收节暨首届农民趣味运动会启幕
-
!/ignore-error/1&pid=53415810 )
湘乡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七次会议








